close


大陸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40多年來守著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帶領全球10多個國家科學家調查高原環境變遷。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SSAG)擬將今年維加獎授予姚檀棟。維加獎素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這是亞洲學者首次獲得這一榮譽。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489561879560-0'); });

新屋 火鍋吃到飽

過去20年,由姚檀棟領導的科研專案與來自美國、法國、德國、冰島、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日本等國家的科學家展開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環境變化及影響。由他發起的「第三極」環境計畫也取得重要的科學發現,證實目前是兩千年以來最溫暖的時期,且全球氣候變暖、季風與西風的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縮及南北差異的重要原因。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 }





探冰芯了解氣候變化從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川鑽取的冰芯,年齡高達70萬年。對於姚檀棟來說,時間是一把有時很長、有時很短的「伸縮尺」。他丈量的時間動輒以萬年計。因為冰川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研究取自冰川內部的冰芯,可以幫助人類找到解開氣候環境變化之謎的鑰匙。近年來,青藏高原研究受到全球關注,但姚檀棟仍認為「遠遠不夠」。他表示,青藏高原既是亞洲的「水塔」,又是周邊廣大地區的「環境驅動源」,地球上有20億人會受到青藏高原環境的影響。他舉例說,太平洋的風吹不到青藏高原,但高原上冰凍圈的變化卻能決定風往哪兒吹。「青藏高原研究是科學家靠著地質錘、羅盤、筆記本撐起來的,這裡凝聚著幾代人的心血,成績來之不易。」在他看來,大陸對於青藏高原的研究早已展開,但直到1980年代才被國外所知,尤其是經過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擠進世界先進水準。姚檀棟今年63歲,每年還要上7、8次青藏高原,短則幾天,長則數月。從未接受過專業登山訓練的他,登上過海拔超過6000公尺的珠穆朗瑪峰冰川和納木那尼冰川,也登上過海拔超過7000公尺的慕士塔格峰冰川和希夏邦馬峰冰川。冰人科學家 保有衝勁儘管道路艱險,姚檀棟卻總是走在前面。「帶隊的第一個上,後邊的人跟著上。」這是姚檀棟的規矩,和冰川打了40多年交道,這位綽號「冰人」的科學家還保持著年輕人一樣的衝勁,辦公室裡放著登山包,隨時「說走就走」。小 靈 通三江源指長江、黃河、瀾滄江(下游為湄公河)的源頭都在青藏高原。位於大陸西部、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至4800公尺,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總面積30.25萬平方公里,約占青海省總面積的43%,現有人口55.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還有漢、回、撒拉、蒙古等民族。(林瑞益)(旺報) var _c = new Date().getTime(); document.write('');







if (typ外帶年菜 台中2018eof (ONEAD) !== "undefined") {年節禮品排行

ONEAD.cmd = ONEAD.cmd || [];

ON台中春節禮盒推薦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mobile-inread', 'mobile-inread');

});

}

台東中秋烤肉食材




0E94A2FA4F4CCA97
arrow
arrow

    周子芸犢破秩恥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